close


3/26
(五) 我還是很早起床,聽到鳥叫聲,就準備好自己,到走道椅子上坐好,欣賞清晨的景色。
等大家都起床,一起走「竹林步道」、並做運動。
早餐是豐富的自助餐,為讓自己體力好,我吃了不少呢!

園內標示及設計都很特別


往竹林步道的路上(龍)



很奇妙的樹(抱在岩石上長大)


運動






我們三個學它 飛向大自然




約九點半,我們就出發往大禹嶺、合歡山、武嶺、清境農場。
沿路上,都會停下來欣賞雲海、山脈、及雲霧等等,真棒呢!

樹木上都結冰(2000多公尺)


雲海都很漂亮








合歡山(武嶺)


沿路下山也會有霧氣(開車要很小心)




因為有點暈眩、右耳痛、嘴巴及舌頭破,所以決定早點回楊梅看醫生。
所以下山之後只有到埔里「紙教堂」
(Paper Dome www.homeland.org.tw) 參觀,
那是一座獨特的紙管建築,有
58根柱子造成。
資料提到
Paper Dome 將持續扮演社區重建、社區產業、生態社區、和社區營造的交流,
成為社區良性轉變的平台。




 






「花蓮之旅」是生病之後第一次遠遊,是真的很期待、也很興奮!

從身體好點之後,我真的很想出出去走走的,
又有常常當導遊的細漢說「我可以帶你出去走走的]
我更是相信神會保守所有的一切,所以我們成行了。

 

細漢安排的好幾個點,都是我們不可能找到了,那也都是我最喜歡的。
看到原住民對大自然的愛護,運用許多原木做成動物、桌椅、人物等等;
又看到雲層的變化、海水的衝擊,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真謝謝好友細漢的用心,及知道我的喜好!

 

我也發現很奇妙的是上網看氣象報告,都說這三天天氣會不好沙塵暴、溫度降低、下雨等等。
我們竟然可以看到大太陽呢!我們都可以看到千變萬化的雲海、清飄的霧氣等等。
神賞賜給我們好天氣、享受奇妙大自然。當然我也從中知道神要我學習的功課

 

 

 

當然在第一次出遠門,我也更知道、瞭解自己及學習到一些重點,分享如下喔:

 

自己是需要被幫助的

以前的我,大部分時間是帶領及協助人的。這次真的體會到我是需要大家協助的。
我要下車時,大家會說「等一下」,他(她)一定會先下車,扶著我才可讓我走出車門
(這次大姊扮演重要『纔扶者』;因為
12/1, 12/3,跌到、暈倒兩次後,
護理長提醒我絕對不能再跌到,所以走路時一定要有人扶著。)
自己也發覺身體真的比以前差(走路較會喘、腳力較弱、手還是會麻、上下樓吃力一定要扶著欄杆

康復這段時間自己真的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的保健。

 

另外,上洗手間也是個問題。以前都是喜歡上蹲式的,現在不行了。
蹲下就是站不起來,若旁邊有小扶竿,還是要花點時間才可以站起來
(沒有的話,就是要人協助了),想像不到吧!
主動請人幫忙是我需要學習的,(以前都會不好意思請人幫忙的,自以為都可以)。
這次三個人都發揮很大的協助功能了!謝謝媽媽、大姊、及細漢。

 

注意飲食;

旅遊時我覺得最難的是「飲食」。所有資料都提到「食物」在療癒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但是如何尋找呢?
這真是一門學問。到當地大家都會想品嚐特產,可是我覺得大部分都會加上一些我不應該吃的調味品(如味素等)。
雖小心謹慎(其實我們也有注意的,可是「飲食」還是有問題),
但是三天下來,嘴巴及舌頭破了將近
20個洞,
所以回到楊梅儘快看門診。醫生提醒我要注意,因
為目前免疫系統較容易失調,要特別小心。
當然醫生要我「睡眠一定要充足」。

 

說到睡眠也是我這次的最大問題。不知是太興奮、想抓住每時刻的景象,每一個小時都會醒來。
兩天早上五點決定不再睡了,看看書、想想事情。本想自己偷溜出去,「不敢」。
因為被警告「不能自己行動」,只好坐在床上看書、接著梳洗、先穿好衣服,
等有一個人起床就可以陪我出去走走。
我也不容易在車上睡覺,因為我要欣賞美景(有時也會陪陪導遊先生聊天)。
可能是睡眠不好以及飲食的問題,第三天較容易暈眩。
在武嶺、合歡山上可能空氣較稀薄,所以不敢下車。
到清境農場時,還是要細漢及大姊纔扶著,才可下車站好。
中午吃的食物吃起來不太衛生  吃完後就有不舒服的感覺  嘴巴又破了兩個

每天睡覺之前,我還是有吃安眠藥,但還是睡不著。
這星期三神經外科的曾醫師門診,我會好好請教他的。

 


問我「會不會再出去走走呢?」我應該會的。
只是要注意時間不能太長、飲食、身體體力要特別注意喔!

真感謝神保守一切,讓我們平安回到家。
我從中也學習到如何對待自己、及出遠門要注意的事項,這都是以前不知道且是忽略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樹、草的故事 的頭像
    風、樹、草的故事

    風、樹、草的故事

    風、樹、草的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